剛剛,美團點評通過財報,并披露其計劃關閉低線城市的小象生鮮超市,試水在社區(qū)經(jīng)營小型超市。納食獲悉,美團已經(jīng)關閉了低線城市的5家門店。
對此,美團相關人士對鳳凰網(wǎng)科技表示:“基于對投入回報的復盤和分配資源的考慮,小象生鮮目前專注于北京兩家門店的運營提升,關閉了低線城市的5家門店,但是我們會重點關注提升目前一線城市的兩家門店的購物體驗和運營效率?!?/span>
據(jù)了解,美團最早在2018年5月于北京開設第一家小象門店,隨后將小象生鮮帶到常州和無錫兩地,分別開設了3家和2家門店。根據(jù)此前報道,美團于4月先后關閉了常州的3家小象門店。隨后,美團又在無錫進行了關店舉措。
美團小象生鮮曾被認為是對標阿里盒馬鮮生的重要項目,對其新零售布局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最終還是抵不過關店的命運。
小象生鮮VS盒馬鮮生
我們來看看,究竟他們有什么不同?
所屬集團
門店數(shù)量
地理位置
占地規(guī)模
客戶定位
客戶流量
客戶評價
付款方式
優(yōu)點缺點
新零售集體面臨大洗牌
在新零售的收縮調整路上,小象生鮮不是唯一一個。
2018年至今,類盒馬形式的集生鮮、餐飲、電商和即時配送于一身、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零售新物種,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問題。
2018年11月,復華控股旗下“地球港”資金鏈斷裂,欠薪停業(yè);
2018年,除了盒馬,其他包括永輝超級物種、京東7FRESH、蘇寧蘇鮮生、美團小象生鮮的開店計劃,均未達成;
2018年12月,永輝剝離云創(chuàng)業(yè)務,財務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永輝云創(chuàng)虧損6.17億元,累計虧損額高達10億元;其中虧損的大頭,來自超級物種。
今年4月9日,京東7FRESH+京東生鮮頻道換帥,業(yè)務易手給王敬。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商城生鮮事業(yè)部總裁王笑松調離原崗,不再負責京東任何生鮮業(yè)務。
……
過分追求形式而忽視成本和效率,被“新物種”、“新零售”蒙住了眼睛。光環(huán)下隱藏的危機,在2018年底迎來了全面爆發(fā)。即使盒馬鮮生的侯毅,也承認接下來要回歸到零售業(yè)本質,迎來“填坑之戰(zhàn)”。
當然,這批新物種的玩家,可能來自大平臺孵化,實力夠強,除了地球港,其他都沒有出現(xiàn)成批的關店潮。
然而,這種新物種模式的生鮮大店,又無一例外面臨整體低迷。幾個共性問題無法避免:
1、增加餐飲業(yè)態(tài)后,整體坪效被拉低,且體驗感往往差強人意;
2、單量不足的情況下,店倉一體化當中,倉的附加成本,以及主品類的生鮮損耗無法覆蓋;
3、技術手段帶來的效率提升和成本增加不成正比。
究其根本,問題并不在單店模型,而是模型成立有一定門檻,成本和店面面積成正比的情況下,訂單密度才是最終的標準。這也就回到了線下零售業(yè)的根本問題:選址。
零售新物種們開店速度的放緩、小象生鮮的關店、盒馬加速拓展生鮮滿足不同場景的多業(yè)態(tài),正是對早期過于激進擴張、忽視客觀要素的門店布局的集中反思和調整。
而我們也看到了新物種浪潮之下孕育的更多新零售可能性——正如盒馬之后,相繼出現(xiàn)的盒馬菜市、盒馬mini、盒馬F2、盒馬小站。
“填坑”之后,才有坦途。
可靠消息,美團目前正在重點布局社區(qū)小型超市。
熱門推薦: 上海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開發(fā) 小程序設計 支付寶小程序 百度小程序
